一,漂白是在漂白劑的效果下,損壞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因,削弱或消除其色彩。漂白劑可用于去漬,與污漬產生反響,損壞某些污漬的化學結構或使污漬呈無色,以到達去漬的目的。漂白去漬一般茌其他去漬辦法均無效時才可以運用,一般只限于白色紡織品,也用于一般紡織品的漂白。
二,常見漂白劑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氯漂型;一類為氧漂型;一類為復原漂白劑。氯漂類型有漂白粉、次氯酸鈉、亞氯酸鈉和氯胺等;氧漂類型有過硼酸鈉、雙氧水、彩漂粉(高錳酸鈉屬于強氧化劑);復原漂白劑有低亞硫酸鈉(也稱保險粉)、硫代硫酸鈉。
三,次氯酸鈉(NaCIO)外觀顯淡黃色液體,在堿性狀態下安穩,具有對織物消毒殺菌效果,次氯酸鈉是現在在洗衣廠(店)經常運用的氧化漂白劑。
1、次氯酸鈉的用途
次氯酸鈉為氧化性漂白劑,次氯酸鈉在水洗機中首要作為漂白棉,麻纖維用劑,多用于漂白棉布、毛巾、汗衫等織物,可去除染料色漬,進步水洗淺色或印花的棉、麻、化纖類紡織品的洗凈度。
2、運用注意事項
不宜運用高溫與高濃度,許多重金屬或重金屬化合物對次氯酸鈉具有催化效果,能促使其分解,并使纖維嚴重受損。催化效果以鈷、鎳和鐵的化合物最為激烈,其次為銅,錫的狀況較好。因此漂白設備不能采用鐵器,漂白液不能含有鐵質。漂白時,有必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免引起次氯酸鈉溶液的敏捷分解和纖維脆損。運用次氯酸鈉漂白時,有必要確認被漂白織物的性質,不可用于動物纖維,如絲、毛織物。
3、運用辦法
次氯酸鈉呈堿性,加酸可加速反響,一般采用浸泡漂白,用水50:1稀釋,一般15—20min即可處理完畢,漂后應用海波除氯(或中和潔白劑)。熱漂溫度60℃左右。帶色彩的織物如果是復原染料染色的織物可用淡漂進行拔色。冷漂溫度20—25℃。一般在洗臺布、毛巾時可采用洗漂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