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注意迄今為止洗衣房能源用量最多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去除濕布草的水分這個步驟。
在這個過程中,能源被用來產生熱量(不管電、蒸汽還是導熱油方式)以蒸發(fā)水分,以及為設備運行供應電力。洗衣房設備可以根據(jù)正被處理的布草種類采用相應的幾種方法去除水分。床單、枕套、桌布和其它的可平燙布草通常會在布草烘干機中處理2-4分鐘,然后再被送入燙平機中。衣物有時候需要部分或全部烘干后再送進干衣龍?zhí)幚砘蜻M行夾燙處理,而毛巾和毯子需要在工業(yè)烘干機中完全烘干。所有的這些烘干整燙設備都會使用大量能源,并且洗衣房應將能源使用控制在實現(xiàn)期望整燙效果時所需的最低能耗量的程度,這對洗衣房來說非常重要。
烘干或“整燙”任何種類的一件布草所需的能耗量取決于布草洗滌脫水后殘留的水分含量。這個準則不僅適用于壓榨機脫水生產線也適用于離心脫水生產線。
布草中殘留的水分含量取決于以下幾項因素:
? 織物的類型:例如,脫水后100%棉織物比聚酯棉織物的殘留水分多,因為滌綸幾乎不會殘留任何水分;
? 布草脫水時的溫度——脫水時溫度高的布草能脫去更多的水分;
? 壓榨脫水機所用的壓力或脫水機高脫的“G”力;
? 脫水過程持續(xù)的時長。
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必要確保在沒有損傷布草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去除了水分。
通過燙平機蒸發(fā)一條床單中的水分花費的成本是通過壓榨脫水機或離心脫水機脫水的成本的5倍多——而通過工業(yè)烘干機去除水分的成本則是后者的15倍多。
對于100%純棉布草,建議最大殘留含水率是50-52%。后整理去除水分時有這樣一種說法:脫水后布草每含有1%的額外水分,后整理消耗的能源就會增加4%——這還不包括因去除額外水分產生的產量損失。
殘留的水分含量比率能夠簡單且相對快速地計算出來。所需要的道具僅僅就是一臺足夠大的能夠對一車經過脫水的濕布草進行稱重。
對一車濕布草稱重之后再將它們送至后整理設備完全烘干,之后再次進行稱重,殘留的水分含量比率就能簡單地計算出來。
下面舉個例子說明:
經洗衣龍洗滌脫水后的濕布草重量=78公斤
烘干后布草再次稱重的重量=50公斤
去除的水分重量=28公斤
因此,布草的殘留水分含量比率(MR%),也就是去除的水分重量除以這一車干布草重量再乘以100%,在這個例子中,就是28/50×100%=56%。
這個含量比率太高了,這意味著洗衣房將花費比實際需要多出6%×4=24%的能源來烘干整理這車布草。此外還會造成生產損失,因為去除更多水分含量常常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洗衣房生產量更少,成本更高。
但是壓榨脫水機處于最高壓力時或離心脫水時增加幾秒的壓榨或甩干時間就會起到很大作用。現(xiàn)實是,不少洗衣員工提前一小會兒停止了脫水階段或者減少了壓榨脫水機的設定時間,他們認為這樣能“幫助”提高生產率。
但事實上,雖然布草可能會更快速地經過洗滌區(qū)域,但這樣所耗費的能源就會增加,后整理區(qū)域的生產率也會降低。
洗衣員工不僅應該了解自己正在做的工作,還應明白如果未能正確遵循所有程序流程會對洗衣房帶來什么樣的重要財務影響,這對洗衣房來說非常重要。洗衣房內的所有洗滌設備每月都應進行至少一次的殘留水分含量比率測試。